为进一步推动艾滋病防治工作,全面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提高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在世界第31个艾滋病日来临之际,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主题为“主动检测 知艾防艾 共享健康”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黄伟波副院长致辞)
(温雪仪主任为群众讲解艾滋病宣传知识)
活动现场
11月29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艾滋病防治讲座,在我院美沙酮门诊的芒果树下进行着。现场通过摆放艾滋病宣传展板、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美沙酮门诊温雪仪主任及我院志愿者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开展互动游戏、抽奖发放礼品等方式对,广大群众进行面对面的防艾知识,并就国家对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引导 群众正视艾滋、关注艾滋、预防艾滋。我院黄伟波副院长也出席了活动,并呼吁大家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懂得珍爱生命,关心身边的人,能够正确看待艾滋病人。
我院还积极参加由全市防艾办牵头,市内各大单位联合协办的“艾滋病日”校园主题大型宣传活动。11月30日上午,我院派出多名专家及志愿者,走进岭南职业学院清远校区,在校园内摆摊,向同学们 科普什么是艾滋、青少年预防艾滋基本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还讲解新型毒品及毒品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远离毒品,宣传内容丰富,讲解生动形象,引起广大学生的关注。
此次艾滋病宣传活动对于增强广大群众健康意识,提高群众对防治艾滋病的认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宣传,让大家基本上了解了艾滋病知识,包括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流行与危害、预防与控制,清除谈艾色变的心理;也让广大群众更加 高度重视预防艾滋病,更加懂得珍爱生命,达到活动宣传教育目的。
(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活动现场)
艾 滋 病 小 知 识 科 普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发现以来,几乎席卷全球,其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一种致死性疾病变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对于艾滋病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健康人群应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预防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应及时诊治,尽量避免因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引起死亡或致残。因此,做好艾滋病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
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
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第三,综合症: 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2、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什么不同?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
3、 艾滋病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4、如何预防艾滋病: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1)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2)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3)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4)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5)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6)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