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流感高发,发热、咳嗽、全身酸痛的患者激增。中医强调"治未病",防治结合。本文从中医角度为您提供【预防+治疗】全攻略。
一、中医预防流感3大法宝
1. 外防:固护正气,抵御外邪
- 避秽香囊:苍术、艾叶、石菖蒲各10g,打粉装袋随身佩戴(孕妇慎用)
- 艾灸强身:每日艾灸足三里、大椎穴各10分钟,温阳散寒
- 穴位按摩:早晚按揉风池穴、合谷穴各2分钟,增强卫气
附穴位定位及穴位图: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具体位置为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之处。简便取穴:坐位或站立位,弯曲膝盖,找到膝盖外侧下方凹陷处(外膝眼),然后用四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排,小指的外侧缘与胫骨的交叉点就是足三里。
大椎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方的缝隙。
风池穴:位于项后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合谷穴:其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方法是: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2. 内调:辨证施养,因人制宜
- 气虚体质(易疲劳/多汗):玉屏风散(黄芪15g+白术10g+防风6g)代茶饮
- 湿热体质(口苦/苔黄腻):藿香正气水敷脐+赤小豆薏米粥
- 阴虚体质(咽干/手足心热):百合银耳羹+麦冬5g泡水
3. 起居调护
✅ 保持居室通风,每日开窗3次
✅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保暖,外出戴围巾护大椎穴
✅ 饮食"三多三少":多温热粥汤/多深色蔬菜/多发酵食物;少生冷/少肥甘/少发物
二、中医治疗分阶段方案
▶ 轻症居家处理
1. 中成药选择
- 发热恶寒无汗:荆防颗粒
- 咽痛黄痰: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
- 恶心腹泻:藿香正气液(注意剂型区别)
2. 中药代茶饮
- 发热初期:生姜3片+葱白2段+黑糖煮水
- 咳嗽咽痒:桑叶10g+菊花5g+杏仁6g
- 恢复期:太子参10g+陈皮5g+红枣3枚
3. 外治法速解症状
- 刮痧:沿膀胱经从大椎至肺俞穴刮拭
- 拔罐:大椎、肺俞留罐5分钟(高热者刺络拔罐)
- 中药足浴:艾叶30g+紫苏叶20g煮水泡脚
▶ 重症及时就医指征
⚠️ 持续高热3天不退
⚠️ 呼吸急促/胸闷心悸
⚠️ 意识模糊/脱水症状
✅ 推荐协定方(具体需医师指导):
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30g+甘草6g)
※特别提醒
1. 老人、儿童、孕妇属高危人群,建议提前接种疫苗;
2. 发病48小时内干预效果最佳;
3. 忌盲目使用抗生素(流感属病毒感染);
4. 愈后1周内清淡饮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食复”“劳复”。
中医防治流感讲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转发收藏这份【预防+治疗】攻略,做好防护措施。若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
门诊地点:清远市第三人民医院新综合大楼2楼东侧--中医科。预约方式:微信公众号→诊疗服务→预约挂号→中医科门诊,或者门诊导诊台挂号
电话预约:门诊1楼:0763-3680661(8:00-12:00,14:30-17:30)
门诊2楼:0763-3868852 (8:00-12:00,14:30-17:30)
门诊3楼:0763-3868853 (8:00-12:00,14:30-17:30)
门诊预约挂号专线:0763-3868891(12:00-14:30,17:30-次日8:00)
我们会竭力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